“四好农村路”:串起绿水青山 奔向“金山银山”

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康颢严

“现在民宿生意无论冬夏都很火。今年我又承包了一个农家乐,准备做我们图瓦人的特色餐饮,以后收入肯定能节节攀升。”8月24日,在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“亲爱的客栈”里,“90后”返乡创业大学生毕热古力充满信心地说。路畅、业兴、民富,一条“四好农村路”盘活了阿尔泰山深处的美丽村落。


(资料图片)

毕热古力还记得,小时候从村里去县城上学,出村唯一的砂石路在山间蜿蜒盘旋,187公里的路程骑马要走三四天。2006年,柏油路修到了这个中国西部最北端乡村。尽管当时很多游客仍因“路阻且长”对禾木望而却步,但不少专业摄影师和滑雪爱好者对这里推崇不已。

2015年9月,进出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的唯一交通要道——县道852线加宽改造后正式通车。全长48.41公里的双向两车道公路,起于禾木村止于铁尔沙汗生态牧场,与喀纳斯—布尔津旅游公路(省道232线)相接,串联起“人间仙境”喀纳斯湖、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和禾木景区。适逢新疆冰雪旅游强势兴起,禾木村“冰雪童话世界”的美景火了起来。

看到曾因交通不便“困于”大山深处的家乡,逐年通路、通电、通网,如今更是搭上了旅游“快车”,成为第一批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,毕热古力内心激动不已。2018年大学毕业后,她选择回到禾木村,改建自家木屋经营民宿,最初一年收入只有五六万元,现在年营业额超过50万元。

“以前,禾木村村民主要靠放牧为生,如今大多吃上了旅游饭,去年人均收入达到4.4万元。”禾木村党支部书记布云齐英克介绍,目前村里有七成人家从事旅游业,开设了200余家民宿、酒店,民俗演艺、时尚旅拍等新业态不断丰富。经营者从过去全年“只做两个月生意”,到如今一年四季仅有两个月淡季,旅游“蛋糕”越做越大。

近年来,禾木村“两委”还采取“村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带领大家通过参与各类合作社提高就业率和收入。比如,为游客提供骑乘体验的禾木村观光马队农民专业合作社,已从2004年的15户30匹马发展到300余户537匹马。今年,合作社投入55万元,对售票室、游客休息室、马圈进行提升改造,更好地服务游客。

在禾木村中心区域的桃源烧烤餐厅,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张艺琼和家人在品尝美食。“从喀纳斯机场下飞机,坐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禾木村,车在路上走,人在画中游,孩子们很享受回归自然的感觉。”她笑着说,便捷通畅的行程、干净平整的道路,让这趟旅途顺心舒心。湖北游客皮小红一行,倾心于一路而来的美景,蜿蜒曲折的公路、山坡上葱郁的白桦林和谷底的草场花海,让她们不禁赞叹“大美风光在路上”。

“县道852线的建设完善了全县旅游交通网络,增加了环喀纳斯景区的路网密度,有效推动了‘交通+旅游’融合发展。”布尔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陈凯歌介绍,该局按照“四好农村路”标准,在该路段设置一名乡级路长,工作人员每日巡查,及时清理路面障碍、冬季冰雪,保障道路通畅;同时,加大道路养护投入,陆续实施生命安全防护、标识标牌、钢锁防护网等设施的安装维护,全力保障游客行车安全。

截至目前,布尔津县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1058.29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91.25亿元,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31.18%和87.14%;前往喀纳斯景区、禾木景区的车辆达32.5万辆,日均通行量1350余辆。“以路为媒,以景为介”的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,正实现着路、景、业、人的融合共兴、和谐共生。

“交通红利的充分释放,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”布尔津县副县长库力曼·阿不都克里木说,布尔津县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,充分挖掘和发挥“交通+旅游”资源,串珠成链,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。

标签:

离石:“露营+”模式助力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旅游新活力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  • 精心推荐